新的形势下,基层统战工作在宏观和微观层面都呈现出新的特征。宏观层面是统战对象、统一战线内部关系发生了变化。随着中国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原有的统战对象,比如原工商业者、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及黄埔同学会员已逐渐成为历史的一代。新的代表人物大量涌现,尤其是包括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三胞”亲属等在内的基层统战工作对象大量增加。而且在统一战线内部,价值观日趋多元化,各个党派和阶层都站在各自的位置上提出政治理念,谋求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微观层面是基层统战工作的领导格局发生了变化,新一轮基层党委换届后,县市区统战部长同时出任其它职务。这些新的变化,给基层统战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加强和创新基层统战工作,要与时俱进,做到“实、强、新”。
一.工作要实
基础要夯实。现在基层统战工作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任务越来越重,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基础还比较薄弱,影响了工作的深入开展。要想做好新形势下的基层统战工作,就必须健全制度、完善措施,全面夯实工作基础。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要求,建立县、乡、村(社区)三级统战网络,层层把关,明确人员,明确责任,使基层统战工作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抓,保证上情下达,下情上报,信息畅通,基本实现对统战工作组织和基层统战团体的全方位覆盖。
制度要落实。近年来,上级统战部门对基层统战工作提出许多新的要求,但是由于部分缺乏强有力的硬性规定,贯彻执行起来有一定困难。如:党外干部安排,虽然做了选拔、培养、推荐工作,但安排有时总难落实;服务非公有制企业工作,涉及部门很多,统战部只能协调,缺少直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乡镇、街道、社区以及企业越来越担负着更多的统战任务,但因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等不匹配,工作难于开展。因此要积极推行“大统战”模式,建立健全由党委统战部牵头协调的机制,由统战部负责统一战线工作领域重要方针政策贯彻落实、重大问题协调处理、重要人事推荐安排等工作,统一对党委负责;要加强与涉及统战工作各部门的协作配合,发挥合力效应,提高办事效率,促进重点工作的开展。
抓手要务实。过去,统战部门被认为是务虚部门,统战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很难干出实实在在的业绩。近年来,基层统战工作更加注重实效与实际,把发挥统战优势与促进发展相结合,逐步树立了基层统战工作的“务实”新形象。发展是第一要务,基层统战工作要把服务发展的成效作为检验工作实绩的重要标准,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推动科学决策、招商引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切实搭建和完善好统一战线成员献计科学发展、非公经济人士投身科学发展、海外人士参与科学发展、党外知识分子助推科学发展、民族宗教人士促进科学发展五大平台,利用好“民企联村、共同发展”、“干部联企”等载体,主动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努力摆脱“花瓶”和“看客”的形象。
二.队伍要强
基层统战干部队伍要建强。今年换届后,县区常委同时出任统战部长和其它职务,这样配置的好处是统战工作更容易获得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统战部的协调力度加大,整合能力提高;围绕中心促发展的层面更加丰富,途径更加多样。但同样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统战部长如何处理统战工作与分管工作的问题,二是统战部长流动过快的问题。既要发挥新模式下统战部长配置的优势,又要克服其弊端,一定要有一支充足、高效、务实的统战干部队伍,配备工作能力较强的常务副部长和结构合理的班子。因为历史原因,县市区统战干部队伍不同程度存在人员老化,本来人员编制就少,再加上退线和改非干部占用了较多编制,年轻干部进不来,流动不了。乡镇、社区一级的统战委员和统战联络员全部是兼职的,精力有限,业务水平不高,这些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统战工作的深入开展。因此,改革陈旧的统战干部人事格局,打造一支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统战干部队伍是当务之急。
党外领导干部队伍要配强。从县区的情况来看,高学历、有才能、有影响的非中共人士比较缺乏,无论是党外干部队伍现状,还是政策措施,工作机制上有许多与统战工作不相适应,党外干部的正职台阶、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环节薄弱,大部分党外干部任职十多年都得不到交流和提拔,党外后备干部极其缺乏,几乎出现了“无人可用”的局面。为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把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纳入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建立党外干部队伍数据库;通过加强教育培训等形式,提高他们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通过公开招考、竞争上岗、挂职锻炼、轮岗交流等多种方式,为培养新一代党外干部创造条件。通过与组织部门通力合作,发挥好统战部安排人事的职能作用,加大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和安排使用力度。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要培强。区县一级的党外代表人士工作历来较为薄弱,虽然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为党外人士做了些安排,也建立了如党政领导与党外人士交朋友,政府、司法部门聘请党外人士担任特约员等制度,但从总体上来说,对党外人士的政治安排比例是不够的,不少党外人士参政议政水平比较业余,合作方式较为被动。因此,必须对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规律进行调查研究,建立统战代表人士动态管理机制,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并借鉴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物进行综合评价的办法,建立完善不同界别的评估评价体系。要不断强化教育培养,帮助党外代表人士不断提高参政水平和道德修养,认真做好统战代表人物的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工作,使他们真正成为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行上能服众、对社会有贡献的代表人物。
三.立意要新
要谋划新思路。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基层统战工作呈现出新的变化,科学发展观给统一战线工作提出了新的理念和要求。因此,基层党委和统战部门必须把统一战线工作放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中去谋划。基层统战工作贵在创新,只有创新,才有舞台、有空间、有活力。我们必须改变过去“就统战抓统战”、“画地为牢”的工作习惯,而要用科学发展、开拓创新的精神引领基层统战工作,把基层统战工作与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等有机结合起来,致力于谋划新思路,构建新机制,开创新局面,不断增强基层统战工作的渗透力和生命力。
要拓展新领域。基层统战工作过去长期局限于区县一级,工作手臂不长,活动载体不多,覆盖范围不广。近年来,逐步向乡镇、街道、社区(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推进,原有的工作格局已经打破,基层统战工作范围进一步扩大。为适应新的要求,基层统战工作领域要由单纯的政治领域向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社会等多领域发展;工作方式要由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向发挥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大局发展;工作内容要由做好民主党派、党外干部、民族宗教等传统工作向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新领域工作发展;我们还要将统战工作与社会管理相结合,把握好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的方向和重点,探索发挥统战优势促进社会管理的新模式、新途径。
要做强新品牌。近年来,省、市统战部门分别推出了“同心同行”、“万企联村、共同发展”、“光彩事业”、“感恩行动”、“百名干部联百企”、“海联三湘行”、“民族团结进步行”、“创建平安和谐寺堂教观”等主题活动。然而由于统战资源分布和客观条件的原因,不同区县之间,甚至相同区县不同乡镇、街道、社区统战工作的条件和特点都各不相同,区县一级统战部门由于力量有限,资源有限,经费也有限,要将这些活动同步推进无疑不太现实。只有根据实际因地制宜,选准选好最能体现本地工作侧重点的主题活动,才能集中力量将其做大做强,打造成有影响、有特色、有创新的统战工作品牌,然后依托品牌优势,带动其它工作同步发展。如果能形成“一县一品牌、一乡一品牌”的模式,基层统战工作一定会产生无穷的魅力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