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医院官网
您现在的位置: 党务公开>> 先进典型>>正文内容

宁爱英:杏林独秀济苍生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14日 字体:

 

 

 

在同事眼里,她是一位兢兢业业,医术精湛的典范;在患者心里,她是一位医德高尚,值得信赖的医生;在学生面前,她是口才极佳,善于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三十多年来,她以满腔热忱温暖着广大患者的心,她以聪慧和勤奋攻克了临床上一个又一个疑难疾病,用艰苦跋涉的坚实步伐走出了无私奉献、辛勤工作的从医大道。她就是娄底市中心医院原感染科主任、主医师、南华大学兼职教授、娄底市中心医院首席专家——宁爱英。

刻苦专研 立志学医

宁爱英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从小在广阔的农村长大,聪明好学,酷爱读书,从小学到大学都是班上品学兼优的学生。在她生命的成长岁月里,农村缺医少药,不少人患病后因得不到治疗,大部分不治而死。在宁爱英所在的生产队里,曾一度有三个人因黄疸、腹胀、腹水而亡,她还亲眼目睹了一个十个月大的女孩患麻疹后突然死在母亲的怀里。这一幕幕的惨状让她记忆深刻,从那时候开始,她就立志长大后当一名医生。命运之神不期而至,1973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湖南医学院医疗系学习。在大学里,她刻苦学习,节假日、周末、大雪天,别的同学都出去玩了,而她却能独自一人在学院的图书馆读书、学习。宁爱英心无旁骛,在她的心里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立志学好本领,将来好为病人解除痛苦,以报效祖国和人民。

 

医者仁心 坚守信心

 

1985年,娄底市中心医院开始组建传染科(现为感染科),顾名思义,传染科的病人都有或多或少的传染性,很多人都望而却步,可宁爱英却毅然决然地报名去了传染科。她想,传染病危害社会和人民健康,需要更多的人去医治和奉献。作为一名医生,责无旁怠。当面对病人信任和渴望的目光时,她深感肩上的责任和使命,从此立志要做一名为患者的健康幸福而不断探索的追求者,做一名德才兼备、悬壶济世、造福百姓的好医生。经过几年的临床实践后,宁爱英在治疗白喉、百日咳、流脑、乙脑、麻疹、脊髓灰质炎、肺结核、肝病、出血热等传染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艾滋病、非典、甲型流感、手足口病等新发传染病也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在临床工作中,宁爱英任劳任怨,视病人如亲人,不遗余力的救治病人。她曾给没有陪护的脑膜炎病人喂药喂饭、擦身接痰、端屎倒尿,为病故的“三无”病人做遗体料理,她还多次护送危重肝炎病人到上级医院检查治疗。曾经,她抢救过来的一位肝昏迷患者为表达感激之情,亲自书写“杏林独秀”四个大字的牌扁赠送给她。

作为一名医生,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她总是利用休息时间不断看书学习,医院图书馆经常有她的身影。她认为,要获得渊博的知识和精湛的医术,来源有两点,一是看书,二是看病,二者不可偏废。在为病人治疗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治疗效果不很好的情况,她就会一边看书,一边与同事探讨,找出最佳的治疗方案。“学海无涯苦作舟”,她总说,医学变化无穷,不要轻言掌握了它。她经常参加国家和省内外举办的学术活动,聆听著名专家学者的学术讲座,博采众长、不断丰富自己,始终和学科发展保持一致。

 

医术精湛,妙手回春

 

宁爱英主任始终把提高诊断准确率,提高治愈率视为自己事业的最高境界,她认为,医生对医术要精益求精,对病人要有仁爱之心,因此,她用扎实的理论知识和高超的医术为数以千计的患者解除了疾苦,成功抢救了重症肝炎,肝硬化并发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大出血,肝昏迷,危重型出血热,流行性脑炎、重型乙脑、重型伤寒、感染性休克等危重病人,使患者转危为安。

有众多的乙型肝炎患者,多方寻医问药、久治不愈,他们为治疗疾病,奔波了大小医院,花去了大量的钱财,可是病情不见好转,后来慕名来到了市中心医院肝病科,宁爱英主任对患者进行仔细的询问和认真的检查,再结合检查结果,因人因时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采用“三优”疗法:优选病人、优选药物、优化疗效。许多病人获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不少人临床治愈,即“大三阳”转为“小三阳”,肝功能恢复正常,HBVDNA降至可测值以下。

 

为了病人,不计名利

 

有人说过:“真正献身科学的人并不是将获得诺贝尔奖作为终身追求,而是将解决具体科学问题作为最大的欣慰。”宁爱英主任感同身受。2003年,非典肆虐中华大地,她作为一名传染科主医师,把生死置之度外,义不容辞的冲在最前面,没日没夜的战斗在发热门诊第一线,为我市抗击非典作出了重大贡献,得到了领导和患者的好评。2009年春夏时节,我市手足口病暴发流行,危重型手足口病患者发病快,变化无常,短时间(几个小时)内可以突然死去。因疫情爆发,病人数量突然急增,劳动强度和风险可想而知,一周内收治了两百多个病人。为了病人的健康,宁爱英主任迎难而上,敢挑重担,敢担风险,三天内她带领科室的医生、护士成功地救活了四个垂危的手足口病患者。这是一场特殊的战役,经过长时间的奋战,宁爱英主任憔悴了,消瘦了,体重直线下降了8斤。可谓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真实写照。唯有如此纯粹,方能成为名医。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