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321,科学应对“中风杀手”
发表日期:2013-12-17

120急救站  刘丽涛  李辉

    进入冬季,气温骤降,“120”接诊的脑血管意外病人骤增,在医院急诊室,每天都可以见到由昏迷瘫痪的中风患者、焦急的家属和紧张抢救的医护人员组成的一个个让人揪心的场面。脑血管意外又称中风、脑卒中,具有起病急,病残、病死率高的显著特点,据统计,我国每22秒就有一人死于中风,现脑血管意外已经成为我国死亡的第一大病因,成了危害人们健康的第一杀手。那么,冬季该如何预防中风?遇到中风病人该如何现场急救?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风的预防、识别与急救。

一、远离“中风杀手”,预防是关键。

1、补充水分、防寒保暖。冬季干燥,中老年人体内容易缺水,在睡前和晨起饮适量白开水,保证每天喝水达1000毫升以上,能起到维持人体血容量、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度的保健作用。同时,外出时要注意戴上帽子、手套,避免受到寒冷刺激。

2、把握三分钟,晨起“三步走”。中老年人血管逐渐硬化,弹性减弱,经过一夜睡眠后,当从睡眠平卧突然变为起床立姿时,血液动力发生改变,就容易导致脑血管破裂,发生中风。科学证明,中老年人只要将简单的起床动作分为三步走,做到“三个一分钟”,就可以大大降低中风的发生率。一是醒后躺一分钟。醒来先在床上躺一分钟,伸伸懒腰,使血液慢慢流动。二是坐起靠一分钟。靠在床头,取半坐体位使心脏和血管开始预热、适应。三是双腿下垂等一分钟。起床后不要立即站起,坐一分钟才下床,使心跳加快,脑供血进一步改善。

3.心态平和、防治“三高”。中风高危人群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积极防治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可能引起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定期体检,有高血压病史的人要坚持定时服药控制好血压,饮食要清淡,切忌烟酒。同时要注意增强体质,冬季锻炼最好选择在阳光充足、气温暖和的上午10时至下午3时进行。

二、急救“321”,应对中风,行动起来。

1、运用“3个一”,识别中风预警信号。

中风发病突然,来势迅猛,病人往往会突然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晕,嘴角歪斜、口角流涎,说话不清、肢体偏瘫麻木、恶心、呕吐或呃逆等一系列典型症状。临床常用“笑一笑,动一动,说一说”快速判断是否中风,一是微笑测试:病人微笑时如果一侧嘴角歪斜,就要考虑中风;二是举手测试:让病人动一动,要求病人两只手平举,如果一侧的手掉下来没力气,则高度怀疑有没有中风;三是口齿测试:让病人说一说话,如果病人语音含糊说不清楚,即考虑中风。

2、掌握2个要点,科学急救。

一是保持镇静,把握“四忌”。中风无疑是人脑内的一次"地震",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周围的亲戚朋友多数都不知所措,往往为了唤醒病人,拼命地去摇晃病人的身体,或者对其大声叫喊导致已破裂的大脑血管裂口增大,出血量增加,脑压升高,病情迅速恶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发现病人突然发病后切忌慌乱紧张,应保持镇静,把握好中风急救“四忌”(禁止摇晃、禁止反复搬运、禁止仰面、禁止乱用药),为患者赢得更多抢救先机。

二是争分夺秒,现场急救。一旦发生中风,首先,病人家属要因地制宜,使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将领口解开,取出假牙,迅速用纱布包住病人舌头向外拉出,及时清除口腔内的粘液、分泌物和呕吐物,保持气道通畅,以免窒息。其次,要保持周围环境安静避光,减少声音刺激,派专人守护,防止因躁动而坠床,如有条件要及时测量血压。然后,使用冰枕或冷水毛巾敷在病人前额,以利止血和降低颅内压。

 3、牢记1个口号,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

人体脑组织对缺血、缺氧性损害非常敏感,阻断脑血流30秒钟,脑代谢即会发生改变,1分钟后神经元功能活动停止,大脑缺血超过5分钟即可出现脑死亡,因此抢救病人时,要牢记“时间就是生命”,在现场紧急处理的同时,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简要说明患者症状,做好准备,及时配合医务人员将患者转送入院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