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动态 | 科室介绍 | 专家介绍 | 医院管理 | 就医指南 | 科研教学 | 医院文化 | 健康园地 | 医院邮箱
医院邮箱
hnldzxyy@163.com |
|
|
【节气科普】清明∣天朗气清 春和景明
清明时节
当春天的暖阳轻抚大地
清明节迈着轻盈的步伐如约而至
这是一个承载着千年历史的节日
清明,不仅是一个节气
更是中华民族表达哀思、传承文化的重要时刻
让我们一起走进清明的世界
感受它的独特魅力与深刻内涵
壹
清明节气的渊源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寒食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通常在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它既是自然节气,又是传统节日,融合了古代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清明最早是农耕文化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的节气标志。后因介子推的传说与寒食节(禁火冷食)结合,逐渐演变为祭祖扫墓、追思先人的传统节日。清明体现了中国人“敬天法祖”的伦理观念,同时顺应春季生发之气,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贰
清明习俗与节气特点
1.传统习俗
扫墓祭祖:表达对先人的追思,亦提醒后人珍惜生命。
踏青郊游:顺应春气,舒展身心,感受自然生机。
插柳戴柳:柳条有辟邪祛湿之意,民间认为可防“疫气”。
放风筝:寓意“放晦气”,活动筋骨以助阳气升发。
2.节气特点
气候特征: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呈现“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湿润景象。
自然变化:万物“吐故纳新”,植物抽新芽,人体新陈代谢加快。
健康隐患:湿邪易侵体,诱发关节痛、过敏、肝火旺等问题。
叁
日常起居养生要点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祖国医学认为人与自然为整体,春天常有“春困”之说,清明时节,应顺从自然,适当晚睡早起,晨起之后,不必急于梳洗,或步于庭院之中,或行于房间、客厅之内,信步漫行、舒缓形体。同时,建议多去户外活动,呼吸自然清气,吐故纳新,宣畅全身气机,舒畅情志,顺春之升发。同时,清明时节,天气气候多变,昼夜温差较大,“春捂”是硬道理。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提出此时衣着宜“下厚上薄”,人们应根据气候温度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注意御寒保暖。
肆
中医药养生指导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指出:
清明时节,天地清朗,万物勃发。此时人体阳气随春日渐深而升腾,肝气旺盛,易致肝郁脾虚、湿浊内困。中医强调“春养肝,夏养心”,而清明正是疏肝解郁、健脾祛湿的关键期。推荐艾灸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健脾除湿。
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犊鼻(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缘1横指。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凹陷处。
太冲穴:在足背部,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清明是“天清地明”的养生黄金期,需顺应春气升发之势,重在“疏肝健脾、祛湿防病”。通过合理作息、适度运动、清淡饮食及情志调节,结合中医药特色疗法,可有效提升正气,为一年的健康奠定基础。愿您清明安康,不负春光!
![]() |
娄底市中心医院 版权所有 2006 备案号:湘ICP备11018487号-1 湘卫网申字(2011)第016号 地址:湖南省娄底市长青中街51号 制作维护:娄底市国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娄底市中心医院 宣传外联部 乘车路线:市内1、3、6、11、13、19、20路公交直达 |
![]() |
![]() 湘公网安备 4313020200012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