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动态 | 科室介绍 | 专家介绍 | 医院管理 | 就医指南 | 科研教学 | 医院文化 | 健康园地 | 医院邮箱
医院邮箱
hnldzxyy@163.com |
|
|
全市首例高难度心脏微创修补术在我院完成
近日,我院成功为患者刘女士实施了全市首例高难度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目前,刘女士已康复出院,重新回归正常生活。
34岁的刘女士长期饱受“心脏房间隔缺损”的困扰,心悸、心慌等症状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质量。由于其房间隔缺损位置特殊,不适合采用介入封堵手术治疗;而传统手术需要“大开胸”,不仅术后康复周期漫长,还会留下明显的手术疤痕。这让刘女士顾虑重重,一直未能下定决心接受手术。
今年7月中旬,刘女士的症状愈发严重。多方打听后,她了解到我院心胸大血管外科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尹晓清在胸腔镜微创技术领域经验丰富,便慕名前来就诊。
尹晓清介绍,传统手术需“大刀阔斧”地劈开患者胸骨,以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对缺损部位进行修补后,再用钢丝固定胸骨。这种方式不仅会使患者面临胸骨愈合不良、畸形等风险,而且钢丝将终生留存于体内。而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作为一种新式心脏微创外科技术,整个手术过程均在胸腔镜辅助下完成,治疗效果与传统手术相当。该手术仅需在患者右侧胸壁开两个2-4厘米的小孔,具有伤口小、疤痕隐蔽的优势,能有效加速患者术后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
充分完善术前准备后,专家团队借助胸腔镜的放大视野功能精准“导航”,将细长的手术器械小心探入患者胸腔。随后,尹晓清在极为有限的操作空间内,为刘女士的心房精细“穿针引线”。手术过程顺利,尹晓清表示:“缺损边缘的缝合间距必须精确控制在1毫米左右,这就如同修补极为精致的绸缎一般,稍有差池便可能导致出血。”
术后第二天,刘女士便从ICU转回心胸大血管外科普通病房,并在护理团队的精心照料下开始进行康复训练。术后第四天,医生查房时,刘女士已扎着漂亮的麻花辫,精神饱满地在病房内散步。
刘女士高兴地说:“手术效果让我非常满意,不仅创伤小、美观,术后恢复也特别快,真的特别感谢尹教授团队的辛勤付出!”
“尹晓清教授从事心胸外科专业已逾30年,主刀完成了超过4000例心脏手术。他率先在省内积极推广胸腔镜微创技术,目前科室的大部分心脏手术均通过微创方式完成。”该科护士长凌琴介绍道,话语中难掩自豪。
从过去的“开胸锯骨”到如今的“隐形修复”,微创技术正深刻改变着心脏外科的治疗模式。刘女士的成功案例并非个例,在我院,以胸腔镜为代表的“舒适化医疗”体系已帮助众多患者摆脱巨大创伤和心理负担。当医学的精准性与人文关怀紧密融合,重获“心”生的钥匙,终将握在更多患者手中。
作者:戴 源(娄底日报)
一审:李良杰
二审:尹晓清
三审:梅 舒
![]() |
娄底市中心医院 版权所有 2006 备案号:湘ICP备11018487号-1 湘卫网申字(2011)第016号 地址:湖南省娄底市长青中街51号 制作维护:娄底市国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娄底市中心医院 宣传外联部 乘车路线:市内1、3、6、11、13、19、20路公交直达 |
![]() |
![]() 湘公网安备 4313020200012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