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动态 | 科室介绍 | 专家介绍 | 医院管理 | 就医指南 | 科研教学 | 医院文化 | 健康园地 | 医院邮箱
医院邮箱
hnldzxyy@163.com |
医院简介 机构设置 医院环境 医疗设备 医院新闻 人才招聘 院务公开 医院视频 内科 外科 医技科室 内科 外科 医技科室 南山院士专家团队 政策法规 资料下载 门诊指南 科室分布 住院须知 医保病友须知 交通指南 科教管理 医学教育 科研成果 伦理委员会 医院图书馆 院训院徽院旗 院歌 文学天地 医患和谐 医院荣誉 每周一星 医生面对面 健康知识 “养生健康60秒”专栏 健康教育 职工心灵驿站 |
|
|
![]() |
您现在的位置:娄底市中心医院>> 医院动态>> 精彩专题>> 众志成城 抗击“新冠肺炎”>> 抗疫动态>>正文内容 | ![]() |
在隔离病房内与疫情战斗的“神秘人”
——记我院感染科医护救治团队
2月1日深夜, 院感染科大楼外静悄悄的。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隔离区紧张忙碌的景象。疫情爆发后,这里就成为了战斗最激烈的阵地。
范勇是我院感染科负责人,这已经是他在感染科工作的第30个年头。从2003年非典到2014年H7N9禽流感,再到现在的新型冠状病毒,范勇已是“身经百战”了。在外人眼里,他是身处险境,但他自己却只说:没什么,很平常。的确,这30年来,他一直在这个“特殊”岗位上默默坚守。从大年二十八开始,范勇就没有回过家了。由于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都要到晚上10点、11点才能复核出来,所以,半夜成了他们最忙碌的时刻。“有时一下就进来十几个,得赶紧给他们看。”对自己,范勇从来不多说什么,但对感染科这个集体,范勇反复重复了几遍:“他们没有一个人推辞,二话不说,随喊随到,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无怨无悔,真的是战士,也是勇士!”
今年54岁的肖阳波到医院感染科也快30年了,谈起这次疫情,他说:“很平常的事,我们的本职工作就是‘冲锋陷阵’嘛。”大年初一,肖阳波一直在医院感染科忙个不停,直到晚上十点,才靠着办公室的窗户休息了一下,他实在是太累了。片刻的休息之后,他又开始了工作。戴着护目镜,眼镜上的雾让他迷迷糊糊看不清楚,只能近距离凑近患者仔细观察。他知道这样增加了感染的风险,但他说:“我们本来就是搞感染科的,哪里疫情爆发就往哪里走。国难当头,舍小家顾大家嘛!”
忙碌了十几个小时之后,肖阳波靠着办公室的窗户小憩了一下
一旁的周卫宁正忙着做病情记录,笔者想跟他聊上两句,他只顾得上说了一句“没空,实在是搞不赢了”,便“残忍”拒绝了。看着忙碌的周卫宁,笔者的心里也是一阵泛酸。他们经历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普通人呆腻了的家,正是他们想回去却回不去的地方。
2008年到医院感染科工作的医生刘黎说:“患者的病情进展很快,患者又多,科室的6名医生整个春节24小时都在医院,都想着看能不能帮上点忙。”除了团队的力量,刘黎还说:“现在防护用品奇缺,范主任、护士长都在各种想办法保障我们的安全,他们真的很辛苦!”从他的言语中,能感受到他对科室负责人的感激之情。尽管“担心还是有的,小孩还没长大,父母也年迈了”,但他只说“没什么特别的,只希望疾病可以早点退去,恢复正常的生活。”
袁林艳今年只有33岁,但她已经是一位有着近10年感染科救治经验的“老医生”了。今年春节期间,疫情爆发时,袁林艳又第一个冲上了前线,仅大年初二晚上,她就收治了9位疑似患者。由于防护服严重不足,为了把有限的资源留给直接接触病人时间最多的护士,特别紧张的时候,感染科的医生们选择穿着薄薄的外科手术隔离衣进入隔离病房,给病人听诊时,只好让病人转过身去,采取背对着的姿势……
2014年2月,袁林艳在ICU和经她治愈的一例人感染H7N9患者合影
身穿防护服的袁林艳
31岁的王星星来医院上班四年了,从1月22日来接夜班开始就没回过家,孩子送回双峰老家交给外婆带着,丈夫也是在医疗一线上班的战友,这10天来,他们仅有的两次见面就是丈夫来给她送日用品。大年初四,对于王星星和同事来说注定是一个无眠的夜晚,晚上11点多钟,我院感染科突然半个小时之内来了12个疑似感染病例,医生们赶紧为他们接诊、处置,直至凌晨三点多才勉强将病人全部安顿下来。王星星管床的一位患者经过积极救治,连续两次(1月31日,2月2日)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隔天复查),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可解除隔离,于2月3日出院回家。这对王星星和全体医务人员来说是近期最大的好消息。
除了感染科医生团队,更让人心疼的是感染科的护士姐妹们。“8个小时不吃饭、不喝水,也不上厕所,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膀胱都要爆掉了。”说起临床一线的护士,护理部主任谢继英哽咽了。
护士正在为患者治疗(一)
护士正在为患者治疗(二)
守望互助的医务人员
“我们的防护服都是前一班脱下来给下一班接着穿。满脸的压痕,防护服里面的衣服总是干湿交替,她们都是最勇敢的姑娘。”看着科里30多个护士姐妹轮番上阵,已经数日未曾休息的感染科护士长谭双燕嘶哑着嗓子说道,对于这群无畏无惧的姑娘,她满心的歉意、满眼的心疼。
今年30岁的陈雅琴是马上临产的孕妇,在疫情面前,最应该休息的她却主动请缨,要求留下来帮忙。“护士长和姐妹们都特别照顾我,从来不让我直接接触病人。我就是在护士站帮着处理医嘱,都是最轻松的工作。”在陈雅琴看来,她已经是非常幸福的了。对于护理这些传染病人,她非常有经验,春节期间,除了在护士站处理一些日常事务,她还要帮着培训那些别的科室前来支援的同事,提醒她们应该注意什么,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1月30日,离预产期只有七天了,完成当天的最后一项工作,陈雅琴忍不住给谭双燕发了一条信息:护士长,请看一下排班可以不,可以的话我想明天休假了,实在是支持不下来了,本来应该和你们在前线一起打赢这场战“疫”……
由于护理工作紧张的原因,笔者未能一一采访到所有一直在感染科工作的护理人员。这支最美的护理团队,她们是谭双燕、陈亚、曹婷、梁娟、易伟伟、何丽娟、邬杨鸿、梁洁、刘姣、陈雅琴、李婷、邬苗、刘巧、李玫、邓凤、周苗、龙姣、刘海英,每一个名字都值得记住。口罩和护目镜给她们的脸留下了深深的勒痕,但在我们的眼里,她们是最美的、最值得敬佩的。
对外界来说,他们是神秘人。未曾见面,但我们思之甚切。
你们好,加油!我们春天见!
(文/宣传外联部 图/辜鹏博、宣传外联部)
![]() |
娄底市中心医院 版权所有 2006 备案号:湘ICP备11018487号-1 湘卫网申字(2011)第016号 地址:湖南省娄底市长青中街51号 制作维护:娄底市国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娄底市中心医院 宣传外联部 乘车路线:市内1、3、6、11、13、19、20路公交直达 |
![]() |
![]() 湘公网安备 4313020200012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