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湖南省娄底市中心医院主办 今日天气查询 返回首页 | 新浪微博 | 手机版 |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健康园地
您现在的位置:娄底市中心医院>> 健康园地>> 健康知识>>正文内容

【健康科普】什么是腔隙性脑梗死,一文为您讲清楚

作者:康纪峰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1日

神经科医生常常会被患者、家属或朋友问道:

我的头部磁共振报告说有腔隙性脑梗死,这就是脑梗死吗?

我没有什么不舒服的症状,腔隙性脑梗死也需要治疗吗?

腔隙性脑梗死该怎么预防呢?

面对这一连串的问题,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腔隙性脑梗死这个疾病吧!


一、什么是腔隙性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梗死类型,据统计,60岁以上的人群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率高达50%,且在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人群中更为多见。其病变范围一般为2-15毫米,其中以2-4毫米者最为多见,一般来说,绝大多数腔隙性脑梗死不会有临床症状,也不会出现失语、偏瘫、感觉障碍等体征,这是因为腔隙性脑梗死病变的血管供血区面积很小,受累脑组织很少,故而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很多人是做头部CT或磁共振才意外发现。但是,反复多发性的腔隙性脑梗死,经过数量上的积累,会导致大脑出现不可逆转的变化,导致大脑功能下降,最后出现痴呆的症状。



二、腔隙性脑梗死有什么临床表现呢?

1.一般症状轻微,有些患者仅表现为短暂性的头晕,头痛或行走不稳症状;

2.有些患者表现为一侧肢体轻微无力、麻木,合并或者不合并轻微言语不清等;

3.有些患者没有任何症状,仅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做头颅CT、核磁检查时,意外发现存在腔隙性脑梗死。

三、发现腔隙性脑梗死,需要治疗吗?

如果只是影像学检查时发现的腔隙性脑梗死而没有任何神经系统症状,那么不用过分担心,这种情况属于无症状性脑梗死,主要的应对办法是去筛查可能导致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针对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就能够有效降低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率。

如果有明显的急性期临床症状时,那么就需要尽早及时就医,进行有效治疗,但不要过度恐惧,腔隙性脑梗死因为梗死的面积较小,一般来说神经系统症状相对较轻,经治疗多数预后良好,能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四、如何预防腔隙性脑梗死的进展呢?

如头部CT或磁共振发现腔隙性脑梗死,但是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无需特别担心,但建议至神经内科进一步评估脑血管情况,筛查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可进一步完善颈部血管彩超了解有无颈部血管斑块,磁共振MRA、CT血管成像CTA或脑血管造影DSA了解血管有无狭窄等。对于有症状的腔隙性脑梗死需积极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健康的生活方式:低盐(每日摄入量小于6g)低脂清淡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规律作息,控制体重,保持情绪乐观,警惕气温骤变,及时调整衣物-----“生活八部曲”;

2.管理高血压:高血压是引起腔隙性脑梗死的常见原因,严格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腔隙性脑梗死的重要措施,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坚持口服长效降压药物治疗,并且需要长期监测血压情况,将血压控制在相对稳定安全的范围内;

3.管理糖尿病:严格控制饮食,定期监测血糖变化,控制减少或避免高热量或高脂饮食的摄入,配合运动和药物治疗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4.管理高脂血症:对于存在高脂血症或伴有颈动脉斑块患者,注意少油饮食,服用他汀类药物降血脂治疗,并达到稳定颈部血管斑块避免进展的目的;

5.对于有典型临床症状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除了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外,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针对病因进行长期药物治疗及定期复查;

6.如果突发头晕、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无力、走路不稳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尽早到医院就诊完善头部CT或磁共振检查。

腔隙性脑梗死并不可怕,而且是可防可控可治的一种疾病,当检查发现腔隙性脑梗死时,我们不必过度紧张和焦虑,在医生的指导下对身体进行全面的筛查与评估,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针对性的药物进行预防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腔隙性脑梗死对身体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