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动态 | 科室介绍 | 专家介绍 | 医院管理 | 就医指南 | 科研教学 | 医院文化 | 健康园地 | 医院邮箱
医院邮箱
hnldzxyy@163.com |
医院简介 机构设置 医院环境 医疗设备 医院新闻 人才招聘 院务公开 医院视频 内科 外科 医技科室 内科 外科 医技科室 南山院士专家团队 政策法规 资料下载 门诊指南 科室分布 住院须知 医保病友须知 交通指南 科教管理 医学教育 科研成果 伦理委员会 医院图书馆 院训院徽院旗 院歌 文学天地 医患和谐 医院荣誉 每周一星 医生面对面 健康知识 “养生健康60秒”专栏 健康教育 职工心灵驿站 |
|
|
【3·3爱耳日科普】跨越无声,助力听障儿童重建听力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我国有0-6岁听力残疾儿童13.7万人,儿童听力残疾的现患率为1.3‰,每年新生听力残疾儿童2.3万人。我国儿童听力残疾的主要原因包括遗传、母孕期感染、新生儿窒息、药物中毒、中耳炎等。
一、如何发现听力障碍儿童
“十聋九哑”形象地反映了听力障碍对儿童言语、语言能力的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现大规模普及,婴儿在出生一个月内接受听力筛查。没有通过听力筛查的儿童,应在出生后3个月内接受全面的听力评估,听觉障碍得到确认的儿童,应在出生后6个月再次复查确认并接受适宜的听力与教育干预。
二、听力障碍的干预措施
根据孩子听力损失情况,一般轻中度听力损失将在6个月佩戴助听器,重度听力损失在12个月植入人工耳蜗。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能够帮助听障儿童按照正常发展模式学习语言,同时也可以为听障儿童的情感、认知等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影响听障儿童听觉发展的因素
1.听力障碍发生的时间和程度。听力障碍发生越早,听力损伤程度越重,对听觉发展的负性影响越大。
2.听力干预和康复训练时间。听力补偿或重建的年龄越早,儿童越早听到有意义的声音,越有机会发展获得良好的听觉能力。
3.听力干预的效果。听障儿童的听觉发展,会因听力补偿或重建的优化程度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
4.听觉训练的质量。虽然佩戴或植入助听设备以后,绝大部分听障儿童都能够听到声音,但其听觉能力仍需要长期培养和学习才能顺利发展。
5.儿童自身因素。听障儿童的听力水平、健康状况、学习方式、性格特点、学习能力以及精神心理状况等也会影响听障儿童的听觉能力发展。
6. 家庭因素。某些孩子父母亲的职业、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的和谐度,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对康复计划的认同度及参与能力及家庭成员或主要照顾者的言语交流状况,也会对听障儿童的听觉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四、听觉训练内容
1.感知声音的有无。听障儿童刚刚佩戴上助听设备,不能马上准确地捕捉声音,要引导孩子听各种声音,包括不同的音调、不同响度的声音。
2.闭合式听觉训练。闭合式的听觉训练是指在听觉训练中,通过物品或图片的呈现来提供听觉信息的线索,以降低听觉训练的难度。
3.开放式听觉训练。开放式听觉训练是指不给出选择范围,在没有猜想线索的情况下对听障儿童实施的听觉训练。
4.发展自主聆听技巧。如果听障儿童总是处于别人教他说话或对他说话时才能学习,其语言发展会比较缓慢。而一旦孩子能够在生活中主动聆听学习语言,语言发展将会出现一个飞跃。
5.辨识儿童歌谣。辨识儿童歌曲和歌谣就是音乐训练。让听障儿童多听音乐,不但对汉语的声调掌握很有帮助,而且对整体聆听水平的提高以及将来与健听群体的融合也有很大的帮助。
6.发展电话技巧。电话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听力补偿或重建较为理想的听障儿童,除了要掌握日常对话交流的能力,还应该通过训练提高使用电话交流的水平。
7.噪音环境的聆听训练。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噪音是不可避免的。训练初期,由于听障儿童对各种声音不熟悉,所以要在安静的环境中建立各种声音的准确信号记忆,在听觉能力发展到适当水平后,要开始噪音环境聆听,为听障儿童进入幼儿园、小学等社会环境做准备。
五、听觉训练技巧
1.积极鼓励,明确反馈。当孩子回答正确时,应立刻给予拥抱等积极鼓励,而错误时也要告知他正确的答案是什么,态度要明确但不严厉。
2.良好的行为管理。首先要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对听障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注意力,维持时间。
3.位置选择。对听障儿童说话时要选择其听力补偿较好一侧平行而坐,以避免孩子过于依赖视觉。单侧人工耳蜗植入者应选择其植入侧。
4.距离的选择。训练初期,家长应处于听障儿童旁边距离较近的位置,但与其耳朵助听设备上的麦克风应保持至少30cm左右的距离。随着孩子听觉水平的提高,可逐步练习听较远距离的声音。
5.音量的处理。对听障儿童讲话时音量不宜过大,对于听力补偿理想的孩子,应采用正常的音量。对于听力补偿效果不太理想的孩子可以采用比正常讲话稍大的声音。
6.语速的处理。对听障儿童讲话时语速不宜过慢或过快。训练初期可比正常语速稍慢,但不应过慢,不要破坏正常的语言节奏。听觉水平提高后,应该采用正常语速。
7.口型的把握。在面对面的日常交流中,不要夸大口型,否则会让听障儿童更关注视觉信息而忽略聆听,而且不利于将来与他人正常交流沟通。
8.遮口技巧的运用。对已经养成唇读习惯,但目前听力补偿较好的听障儿童,必要时老师可以遮口以回避其视觉依赖。手要横向遮挡大约45°的倾斜角度,这样才能既遮挡口型,又不影响气流的渗出。对于完全没有看话习惯的听障儿童,则不需要遮口。
![]() |
娄底市中心医院 版权所有 2006 备案号:湘ICP备11018487号-1 湘卫网申字(2011)第016号 地址:湖南省娄底市长青中街51号 制作维护:娄底市国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娄底市中心医院 宣传外联部 乘车路线:市内1、3、6、11、13、19、20路公交直达 |
![]() |
![]() 湘公网安备 4313020200012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