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湖南省娄底市中心医院主办 今日天气查询 返回首页 | 新浪微博 | 手机版 | 电子院报 |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健康园地
您现在的位置:娄底市中心医院>> 健康园地>> 健康知识>>正文内容

【喊你减肥】体重管理,麻醉安全的“定海神针”

作者:童辉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1日

近年来,肥胖问题已成为我国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此,国家卫健委启动了“体重管理年”行动,推动全民健康减重。

你知道吗?体重管理不仅仅是为了身材苗条,它在手术麻醉中更是扮演着“定海神针”的角色,特别是对于那些体重超标的朋友来说,管理好体重,才能让麻醉医生在手术台上更有底气,更能确保手术安全。

一、肥胖隐患:麻醉风险的“隐形推手”

如今,肥胖人群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肥胖相关问题,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也让麻醉风险大大增加。肥胖的人在手术时,麻醉医生可得格外小心。

202504141052566064.jpg

1.代谢与药代动力学改变

肥胖会让身体代谢变得混乱。肥胖患者多与“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相伴随。手术时,这些指标的波动可能会带来一系列麻烦,比如感染风险增加,心脏负担加重。

再说说药物,有些麻醉药在脂肪里容易蓄积,导致药物半衰期延长。这样一来,手术做完了,人可能还迷糊着没醒。所以,给肥胖的人用麻醉药,医生得根据他们的“瘦体重”(去脂体重)来调整剂量,确保既有效又安全。

2.呼吸系统风险

肥胖的人呼吸系统也容易出问题。胸壁上的肉多了,肺就被压小了,呼吸就不那么顺畅了。全身麻醉后,呼吸抑制的风险也更高。有时候,气管插管都会变得困难重重。

202504141054308080.png

3.循环系统负担

循环系统也得承受更大的压力。肥胖的人血容量多,心脏得更努力工作才能泵动这么多血。手术中一紧张,血压就可能飙升,肺动脉压力也跟着升高,这会影响麻醉过程中循环系统的稳定性,给麻醉医生带来不小的挑战。

4.术后并发症

手术后,肥胖的人伤口也不容易愈合,还容易引发血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这都是因为肥胖影响了身体的正常功能。

二、体重管理:麻醉安全的“护航基石”

作为麻醉安全的“定海神针”,体重管理不是简单的体重数字,而是一场需要精准布局的“健康保卫战”。

1.术前评估与干预

医生会用体重指数(BMI)来给你的体重打个分。如果超标了,就得赶紧调整饮食,多吃点高蛋白、低糖的食物,再适当增加运动量,让身体代谢恢复正常。

202504141054494014.png

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根据BMI的数值范围,通常可以将体重状况分为以下几类:

(1)体重过轻:BMI<18.5,可能提示营养不良或健康风险。

(2)正常体重:18.5≤BMI<24.9,通常认为这是健康的体重范围。

(3)超重:25≤BMI<29.9可能增加患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风险。

(4)肥胖:BMI≥30提示较高的健康风险,需注意饮食和运动

代谢优化:通过饮食控制(低糖、高蛋白)及运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术中血糖波动风险。

2.麻醉方案

调整药物选择:麻醉医生会选择作用时间短、副作用小的药物,减少在脂肪里的蓄积风险;硬膜外麻醉可降低全身用药量,但穿刺难度增加。

通气管理:通气时,根据体重来调整参数,确保呼吸顺畅。

3.术后恢复支持

早期活动:手术后,别偷懒!鼓励术后24小时内下床活动,减少血栓形成及肌肉萎缩。

营养干预:提供高蛋白、低热量饮食,促进伤口愈合并避免体重反弹。

三、案例分析:肥胖产妇的“精准破局”

2020年3月18日,娄底市中心医院手术室迎来建院以来体重最高产妇:身高不足160厘米,体重达308斤!

麻醉医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及风险:

1.患者背部脂肪太厚,脊突触及不到,椎管内麻醉穿刺困难重重;

2.患者脖子粗短,气道困难,如行全身麻醉将会给产妇及胎儿带来巨大风险;

3.增加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术中反流误吸、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等发生率大大提高。

最终,B超引导下的椎管内麻醉成为“破局之钥”,麻醉科、产科医生的多学科协作将“不可能”转化为“母子平安”。

202504141055091599.jpg

体重管理这杆“定海神针”,需要扎根于每个人的生活土壤。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提出的第一周期“体重管理年”的号召,实施体重管理行动,在全社会形成重视体重、管好体重、健康饮食、积极参与运动锻炼等良好的生活方式及习惯。只有管理好了体重,才能优化患者的身体状况,改善呼吸和循环功能,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让我们共同努力,让麻醉不再因肥胖而惊心动魄,用科学管理为生命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