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动态 | 科室介绍 | 专家介绍 | 医院管理 | 就医指南 | 科研教学 | 医院文化 | 健康园地 | 医院邮箱
医院邮箱
hnldzxyy@163.com |
|
|
【健康科普】耳屎:被误解的“耳道守护者”
掏耳朵是许多人习以为常的“清洁仪式”,棉签、挖耳勺甚至发卡都可能成为工具。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个看似无害的动作,实则暗藏风险。
耳鼻喉科医生常提醒:“耳朵不是垃圾桶,不需要你每天清理。”那么,耳屎究竟该不该掏?让我们从科学角度揭开谜底。
一、耳屎的作用
耳屎学名“耵聍”(cerumen),由耳道皮肤腺体分泌,混合皮屑、灰尘等物质形成。它的存在并非多余,而是人体精妙的设计:
1.天然屏障:油脂成分能阻挡灰尘、小虫进入耳道深处。
2.抗菌保湿:弱酸性环境抑制细菌真菌滋生,同时防止耳道干燥瘙痒。
3.自洁系统:耳道皮肤像“传送带”,随着咀嚼、说话等动作,老旧耵聍会自然向外脱落,无需人为干预。
二、掏耳朵的四大风险
当棉签或挖耳工具伸入耳道时,你可能正在制造麻烦:
风险1:损伤耳道与鼓膜
尖锐工具易划伤耳道皮肤,引发感染甚至鼓膜穿孔(全球每年约30%鼓膜外伤与掏耳有关)。
风险2:耳屎越掏越深
棉签可能将耵聍推向耳道深处,堆积成坚硬栓塞,导致听力下降、耳鸣或耳闷(占耳鼻喉科门诊病例的6%-10%)。
风险3:破坏微生态平衡
过度清洁可能引发外耳道炎,出现红肿、疼痛或渗液。
风险4:工具污染风险
不洁工具可能将细菌带入耳道,潮湿环境下更易滋生真菌(如“耳道霉菌病”)。
三、科学护耳:什么时候该处理耳屎?
需要处理的信号:
耳闷、听力明显下降
耳道瘙痒持续一周以上
正确方法
1. 日常清洁:用湿毛巾擦拭外耳廓即可,无需深入耳道。
2. 耵聍栓塞处理:到医院由医生用专业工具(如耵聍钩、冲洗器)取出。
3. 特殊人群注意:油性耳屎者、戴助听器人群、耳道狭窄者建议每半年至一年检查耳道。
耳朵是精密的“自然清洁系统”,绝大多数人终生无需主动掏耳。正如美国耳鼻喉学会指南所述:“把工具远离耳道,就是对耳朵最好的保护。”若真遇不适,请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你的耳道健康,值得更温柔的对待。
![]() |
娄底市中心医院 版权所有 2006 备案号:湘ICP备11018487号-1 湘卫网申字(2011)第016号 地址:湖南省娄底市长青中街51号 制作维护:娄底市国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娄底市中心医院 宣传外联部 乘车路线:市内1、3、6、11、13、19、20路公交直达 |
![]() |
![]() 湘公网安备 4313020200012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