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湖南省娄底市中心医院主办 今日天气查询 返回首页 | 新浪微博 | 手机版 |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医院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娄底市中心医院>>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正文内容

手术室的“定心丸”:医疗设备维修团队的硬核守护

作者:姜雅 张玲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4日

在手术室,时间是以秒为单位的生命竞速。每一台手术的顺利开展,每一次医疗救治的圆满成功,都离不开一群“隐形守护者”——医疗设备维修团队。他们虽不直接参与手术,却用专业与坚守,为每一次生命救治筑牢坚实后盾。

“临床需求就是第一命令”,这是医疗设备维修中心始终秉持的工作准则。无论白天黑夜,无论故障大小,他们始终以最快的响应、最专业的技术,为临床一线保驾护航。

随叫随到的“定心丸”:生命线上的五分钟响应

“我就来”,是医疗设备维修中心团队面对突发状况时最坚定的回应。这句简短有力的承诺,背后是整个团队高效协同、使命必达的信念与执行力。

从手术床的平稳升降,到C臂机的精准曝光,再到无影灯的持续明亮,每一台设备的稳定运行与性能完好,都离不开维修团队日常的精心维护与及时的专业支持。他们用专业与速度,将可能的设备风险化解于未然,成为手术团队在医疗“惊涛骇浪”中最坚实的“压舱石”,更是大家心中当之无愧的“定心丸”。



深夜值守的“点灯人”:无言的温情守护

医疗设备维修中心的守护,常常藏在深夜寂静的走廊里,藏在我们结束一天工作后的“战场”上。

“王老师,三号手术间的加温机底座散风口有异响,得拆开检修,但白天手术排得满,只能等晚上……”手术室护士长带着歉意拨通电话。

“明白,刘科早就安排好了,我在医院等着呢。”王工的回答没有丝毫迟疑。

晚上九点,当手术室医护人员结束一天的忙碌,医疗设备维修团队的“错峰维修”才刚刚拉开序幕。在医疗设备维修中心的科学统筹下,团队利用夜间手术间隙开展设备保养与故障检修,早已成为科室的工作常态。寂静的走廊里,工具与设备部件碰撞的清脆声响,没有打破夜晚的宁静,反而像一首安心的夜曲,陪伴着每一个为次日手术做准备的身影。

这份无言的守护,让上百台手术设备在清晨总能以“元气满满”的状态投入工作。他们是深夜里最温暖的“点灯人”,用默默奉献,为新一天的医疗安全点亮希望的光。



巧手匠心的“理财官”:从四万三到几十元的攻坚

在手术室,医疗设备维修团队修复超乳机的故事,至今仍被大家津津乐道。

那台超乳机曾因故障被建议返厂维修,仅美国原装进口配件的费用就高达4.35 万元。就在大家以为这笔开支无法避免时,医疗设备维修团队却坚定地表示:“只要有一线自主维修的希望,我们就不能放弃,要用技术搏一把!”

这个“搏一把”,成了王工连续多个深夜的坚守。他利用休息时间泡在维修间,对着超乳机的电路图反复研究,在成百上千个元件中逐一排查“隐患”。指尖的油污、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标注,见证着他的执着与专注。

最终,故障根源被精准锁定在一个成本仅几十元的直线电位器上。更换配件后,超乳机恢复了正常运行。

从4.35万元的维修预算,到几十元的实际成本,这悬殊的对比,让所有医护人员由衷敬佩。这不仅是一次技术上的胜利,更是团队极致匠心与主人翁精神的生动体现。

“能修不换、精益求精”的理念早已融入医疗设备维修中心每个人的工作中。他们用一双双巧手,当好了医院的“理财官”,让每一分钱都用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刀刃上。



分秒必争,是他们对“生命至上”承诺的坚守;精益求精,是他们对医院大家庭的深情热爱。他们于无声处化解危机,于细微处彰显担当,用硬核的技术与温暖的坚守,成为守护医疗生命线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作者:姜   雅  张   玲(手术室)

一审:吴文婷

二审:王卫平 刘子文

三审:梅   舒